想到藤校学生,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个怎样的形象?学霸?竞赛狂魔?活动达人?
不,这些都不能完全代表Mellie。她的关键词是“打破常规”。
Mellie说自己一直是个比较努力,很愿意突破极限的人。在美高地这几年锻炼了她的性格,让她更open,阳光,勇于表达。Mellie最喜欢自己身上的正能量和热情,乐于给他人带来快乐。
下面就来说说她如何不走寻常路,成功冲藤!
Mellie的offer喜报
★文章索引★
1. 是什么让Mellie与达特茅斯一拍即合
2. 一周冲刺SAT,ED从康奈尔变为了达特茅斯
3. 爬藤稳赢公式
4. 申请过程中的波澜——Defer如何应对
5.人“美”路子野,沟通是关键
6. 后记
是什么让Mellie
与达特茅斯一拍即合
Mellie说自己非常喜欢“大毛”。收到offer当天,自己与父母正在高速公路上。“很激动,真实的心想事成。大毛是我整个申请季里唯一在乎和想去的学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
达特茅斯好在哪里呢?小堂想先说说其校徽和校训。
它的校徽形象是手捧圣经的印第安人,沐浴在真理之光中,准备聆听基督的教诲。它的校训是“旷野呼声”。出自圣经中的先知约翰,说的话:我呐喊于荒原之上,为基督的到来而来。
结合校徽校训一起来看,达特茅斯想要传达的,便是其使命——传播文明,揭示真理感。
而达特茅斯最吸引Mellie的,是其对community的强调。这一点在她的高中时期就略见端倪。
她高中有一半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帮助的人群从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到因疫情受困的老年人口。
问及她最enjoy的课外活动,Mellie说疫情期间组织大家做公益,对她的影响非常之大。
“过去的一年,我对这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的专注,每天打50多通电话,回几十封email,晚上开2-3小时的总结会议。”
“从我自己做到了七十多个人的团队,只为了一个很简单的目的:帮助疫情期间受困的老人、失业的家庭渡过难关。”
“我们主创团队自始至终没有盈利,甚至自己还砸了很多钱。但看到自己队伍的名字在南加慢慢得到认可,我们帮助过的几千户人家,真切地在疫情期间感受到了温暖,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决心。”
“这段经历也让我学会了寻找机会,抓住机会,学习如何有效地运营和管理团队,对社会现状和未来发展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达特茅斯正希望自己的学生可以改变世界,他们也会用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学生们提供工具。
如果听起来像你,那么你也属于这里。
一周冲刺SAT,
ED从康奈尔变为达特茅斯
Mellie是去年8月底加入新课堂的,当时她托福110。课外活动已经做得比较成熟且全面。要强的她,最开始的选校目标是TOP30。
顾问团队为她做了非常严谨且科学的选校战略。最初ED选了康奈尔,是从匹配角度出发设计的最优方案。根据Mellie高中的教会背景,安排了圣母大学;她身处SoCal,加州系列学校自然也少不了;当然还有根据她自身特点推荐的达特茅斯。
因为顾问担心Mellie的SAT成绩会增加申请的不确定性,她立刻在9-11月份报了四次考试,并且开始备考刷题。
“为她调整方案的主要原因,是Mellie的SAT刷题几周后,第一次出分1450,第二次就冲到了1550,仅隔了一周时间。她真的是新课堂‘最会刷题的人’,最终的提交成绩是1570。”
在她出分当天,Mellie就和顾问团队一起把达特茅斯改成了ED的学校。
通过对Mellie高中历年毕业走向的调研以及对她本身特点的挖掘,团队内老师细致地讨论了申请概率、性格特点,以及和申请学校的匹配度。最终确定Mellie的决胜因素为:领导力、社区影响力、打破常规。
顾问团队在面试方面也做了十足的准备。“我们搜集了所有学校的面试要求,找到面试官的Linkedin,咨询意见和建议。
Mellie自身有一个非常强的优势——擅长表达,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在描述过往经历时,语言优势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她面试能力也很强,虽然有时思维发散,天马行空,但是对于自己讲述的内容表达得非常到位。Mellie目前是新课堂外教团队Mock Interview最高分获得者。
所以再好的申请素材和活动经历,都需要优异的语言能力作为载体,才能真实且有力地传达给招生官,无论是通过文书还是面试。
爬藤稳赢公式=自驱力+精准目标
1. 对比新课堂爬藤成功者,不难发现一个共性——非常强的自驱力。
Mellie也不例外,她对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非常清楚。不同于传统学生,她更强调追求自我,标新立异。
她的执行力、调研能力都很强,基本可以通过院校调研,自己胜任文书的脑暴环节,很多细节不需要老师铺垫,稍加指点就可以下笔如流。不仅如此,她还具备普通学生难得的探索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主文书的奇妙构思也让她脱颖而出。
Mellie在写小文书的时候,可以将自己对学校文化和专业探索方面深入的见解自然地加到文书中。当然也会有一些想法过于独特,跳脱于主流的大学教育理念,不过最终还是听取了顾问的建议进行了针对性调整。申请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探索和认识的过程。
顾问说“她在学术方面喜欢直来直去,性格大大咧咧,非常愿意听到关于自身问题的很客观的评价。Mellie不是只喜欢听表扬,排斥批评,她能够接受诚恳的意见和建议。”
高中时,Mellie花了很多时间做机器人,在学校里也选了工程类的选修课。“每天结束长长的一天课,泡在实验室里做两个小时机器人能让我满血复活。自己在业余也参加了很多工程和AI类相关的学习机会,出于对工程的兴趣,我申请了理工。”
“但我同时也很喜欢历史社科类的东西,在大学里会比较想探索Socialized Engineer这个概念,把对人文的热爱融合到工科的专业里。”
这里也可以看出为什么达特茅斯是她的one and only 啦!
自驱力强的人会为自己找到目标,遇到挫折时,永不言败;同时愿意为自己的目标投入精力,不断精进。
其实自驱力与家庭教育非常相关。虽然她的父母掌舵了她成长路上的风帆,但却从不过度干涉,很多决定权都交给她自己。她来新课堂,就是在纽约与孙蕾老师聊了一小时以后,做的决定。
“在我刚来美国迷迷糊糊的时候,父母激励我全力一搏,不留退路。在我申请季选择学校的时候,父母完全支持了我的想法和全部决定,在这方面没有给我一点压力。”
“父母从不时时刻刻干预我的生活,只在关键时刻推我一把,剩下的路我自己走。”
“我很喜欢这种散养的方式,而且我觉得我爸妈的这种教育模式也养成了我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让我享受自由,也学会自律。”
在决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想法。我们尊重他们的选择,他们才会重视自己的选择!
2. 学生很优秀时,顾问的作用是什么?小堂认为,顾问发挥的作用就是“精准目标”。
在申请过程中,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如何快速科学地帮助学生规划,并且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做出正确的建议,是“顾问的自我修养”。
让学生对申请的学校感到满意;在等待offer的过程中不会过度焦虑,影响正常生活;在收到offer后,感到学校是和自己能力匹配的,没有任何遗憾。
其实Mellie最初并不了解达特茅斯,但是通过顾问团队的判断和分析,锁定了它是适配度最高的学校。的确,在后续的了解过程中,Mellie也越来越发现大毛是如此得“深得我心”。
申请过程中的波澜
——Defer如何应对
Mellie的最终录取结果非常棒,10所优质顶尖学校都给她发了offer。不过申请过程还是跌宕起伏的。
“SAT备考的那一个月,每天早上先看见Kunqi姐一个催命单词背诵,然后誉晨老师的连环文书炸弹,晚上‘后妈’ (顾问孙老师)还得来视察一遍给我打打鸡血。但我很享受,感谢我可爱的老师们。”
她说新课堂时时刻刻吊紧她的一口气,让她保持满电状态。需要她独自面对的就是灵感枯竭,怎么也写不出文书的无助时刻。
前期还算是非常顺利,不过等待offer的时间,就开始让人焦虑了。Mellie的第一封offer是2月底收到的,其他学生都已经收到至少一封offer了,无疑是全纽约团队最晚的offer。
更让人焦虑的是,大毛和GIT的申请被defer了。对于大毛的defer,Mellie是非常失落的。顾问安抚她,defer不是reject。Mellie很快调节好了自己的情绪,开始积极应对。
在小文书里,她说达特茅斯是her paradise in the valley;收到ED defer后,她用成语欲擒故纵地告诉大毛,面纱后的梦校更让她心驰神往;
12月底到3月,Mellie都在写lover letter,一共写了4封。她还学了跳伞,为了把”突破常规“的形象表现得更加鲜明。
她把跳伞和学飞机的故事编成笑话;在最后一封love letter里,她以她飞机solo的radio call的形式,向达特茅斯发出降落请求,个性十足!
Mellie写给达特茅斯的每一篇文章里并没有不停地说自己是怎样怎样的,但每一句里都体现出她的人格魅力、兴趣爱好,以及对学校的忠诚和期待。
顾问觉得Mellie没有参加竞赛,于是建议她写她的research兴趣,做学术方面的研究,突出学术能力。
Mellie就是这样:Never say never,出了任何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积极解决。这个习惯帮助她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人美路子野,沟通是关键
人在美国,只有不断努力、拓宽自己的道路,才能够给未来增添更多选择权。(人美路子野正解)
如何拓宽道路呢?需要积累有效的人际关系,美国依然是一个人际关系型社会,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基础。Mellie非常善于利用学校资源,还经常找升学指导交流。
沟通能力有多重要呢?之前她的GIT被waitlist了,她去找升学指导咨询。她的老师刚好认识GIT的面试官。于是得到消息:学校觉得她很优秀,WL是因为不确定她是否会来。
当然,提高沟通能力并非易事。Mellie也说她在来到美国后,最大的挑战就是打开自己的性格,做积极主动的那个人。
之前她自己比较喜欢等别人say hi,但来到这里我学会做主动say hi的那个人,学会接纳各种各样的人,和每个人交朋友,主动上前和把握住每个可能的机会。在她来美国不到两年的时间里,Mellie不断地在所到之处创造第一次,第一个。
★后记★
煎熬的申请季结束,这一场战役,Mellie大获全胜。之后,她想认认真真学好自己的飞机驾照,如果有时间还想学单人跳伞。最重要的是多读书,积累知识,然后开开心心去大毛,去倾听“山野里的呼唤啦”(大毛校训)
作为申请人,她向学校展示了全部的真诚——学习能力、课外活动参与度、幽默轻松的形象、社会同理心和勇于打破舒适圈的性格特点。
她对仍在新课堂奋斗的学弟学妹们建议道,“写文书别拖拖拉拉的!积极回复堂里老师们的消息哦!”
Mellie说过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确实如此,不努力,就算幸运降临,也会失之交臂。面对申请乃至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我们能够做的唯有努力和更努力。
“GPA4.0”也是“4杯咖啡、4小时睡眠”换来的。
— END —
欢迎关注新课堂公众号
更多关于美本升学的问题
请添加小堂微信
小堂会每日分享最新最热的留学资讯
团队介绍
新课堂纽约团队成立于2012年,汇聚了一群充满活力、走在行业前沿的教育者。他们全部毕业于前30的美国大学,包括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纽约大学等顶尖名校。
他们擅长精准定位问题,挖掘学生核心竞争力,实现每个孩子的全方面发展。纽约团队的资深教育顾问们携不同领域的工作经验和对教育品质的一致追求,在纽约曼哈顿相聚,致力于服务多地域、多语种的家庭,为他们的国际教育梦想保驾护航。